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2月, 2021的文章

2021/ 01/29 # 24 方念萱:數位性別暴力氾濫 別以為你是局外人

  #24 方念萱:數位性別暴力氾濫 別以為你是局外人   羅:今天除了盧老師跟羅同學,我們有一個來賓,政大傳播學院方念萱老師。 方:大家好,我是方念萱。 盧:我們從開播以來,就一直廣告方念萱會來,我們差點要被檢舉廣告不實。今天非常高興,終於終於念萱本尊來跟我們聊很重要的一個主題。我們 podcast 一直以來強調在民主的社會,本來是應該所有的人享受同等的權利,受到同等的保護,可是在現實世界裡,通常就不是這個樣子。我們過去比較常談的是用財富分配這個軸線,去顯示說我們現在的民主有一群人,或一些類別的人,他其實沒有受到同等的保護,然後往往傷害他,或是剝削他的那群人,反而得到更多的自由。那今天呢,念萱會跟我們談的是,通常是女性啦,但也不是說 100% 就是光是女性這一個類別,就是以性別區分的話,會經常而且可能越來越嚴重,就是有一群人,或一個類別的人,她受到比較低程度的保護,可是傷害她的人、剝削她的人,他們的自由度反而是越來越大。那這個問題一定要去談、一定要去解決,所以我們就請念萱帶我們去了解,現在越來越嚴重的一個叫做數位性別暴力。基本上可以在這個類別底下談,那這個到底是什麼 ? 這個是其實不管你的年齡,不管你的性別,你的性向,這個都是一個嚴重,然後需要去討論需要去關注的問題。 方:我們會把暴力,我想我們很多人都可以理解,然後性別暴力也不陌生,很多人好奇的是說數位性別暴力,是不是要指涉,或者是意指,只發生在網路上面的互動 ? 它未必如此。我想數位性別暴力很重要,然後我們每一個人或多或少對於這些問題有所感觸,原因是在於,不管上不上網,因為數位它講的是發生或者是傳布的一個地方,但是網路其實就是上網、下網,現在已經是像旋轉門一樣開關自如,所以數位性別暴力簡單來講,講的就是說有一個人,或者是很多人發起,針對一個人他的性、他的行為,然後他的性別,或者他的跟性別相關的認同,他的性傾向,這一些利用數位科技來做,或者強化的一種傷害,所以有可能發生的場地不是在網路上,但是與性相關的互動,被存影、被存音,然後放到網路上,甚至有可能你根本沒有上網,你跟在上面流傳的影像故事完全無關,但是我們當代可以利用 AI 、新的科技,把你的聲音、把你的話語、把你的影像,藉由新的技術移花接木到另外一個在脖子以下跟你完全無關的軀體之上,所以這些事情其實樣態很複雜,它會產生的影響...

2021/01/22 #23 操弄科技宰制世界 從剽竊你我生物資訊下手

  #23 操弄科技宰制世界 從剽竊你我生物資訊下手   羅:大家好,美國總統就任,那拜登新政府的閣員的名單,大家一個一個的檢視,但是我們很多人沒有注意到,他的農業部長的人選。他將任命前愛荷華州也就是一個農業州的前州長威薩克,這個人又叫做孟山都先生,為什麼他叫孟山都先生咧 ? 盧老師。 盧:他叫孟山都先生,是因為他之前在歐巴馬時代擔任農業部長的時候,他幫孟山都開了很多門,所以美國人,在他擔任農業部長任內,就不知不覺得吃下肚很多孟山都的基改作物。 羅:所以孟山都對我們來說,是跟基改作物畫上等號。除了這個之外,還有什麼呢 ? 盧;比這個更嚴重,我們剛剛才被強迫要吃下美豬,對不對 ? 羅:含萊克多巴胺的美豬。就是全世界都可以送來的含萊克多巴胺的豬。 盧:就是同樣的模式啦,那孟山都的基改作物,還不只讓孟山都,還有其他的基改作物,而且剛剛講的這個威薩克,他就是在他任內可以讓孟山都的基改作物可以不要標示,就是你連選擇的機會都沒有。那其實我今天想講的是一個更大、更嚴重、更可怕的一個問題,就是其實這幾天,還是上禮拜吧?還有另外一則新聞,講說美國的農地最大的地主是誰 ? 你知道嗎 ? 羅:我剛有偷瞄到答案,但我很難想像,由妳來宣布答案吧 ! 盧:美國的農業用地,就是農業用地最大的地主,是比爾蓋茲。 羅:比爾蓋茲,大家以為他是微軟的創辦人,然後他現在跟他太太成立的基金會,做很多慈善的事情, 盧:那事實上他們在美國囤了非常多的農地,他們囤的農地在 18 個州有 24.2 萬英畝的私人農地,就是非常非常的大,非常的多。然後比爾蓋茲跟他的基金會,他們對農業非常的有興趣,那他們對農業…他們的說詞,就是他們很關心是不是永續的農業。他的基金會呢,就著手研發抵抗氣候變遷的所謂的超級作物,超級穀物,還有高產量的乳牛。然後他也成立了非營利組織,叫做 Gates Ag One 我想中文可以翻譯作農業一統:把農業一統在比爾蓋茲之下,我想我們今天可以趁著這個拜登他任命孟山都先生這個機會,我們把他們到底想幹什麼這件事情,我們來聊一聊。 羅:剛剛妳提的,他要做的事情就是,他買了那麼多的地,然後他設定的目標,聽起來好像科幻片喔 ! 那個超級乳牛,以及那個什麼超級無敵不管什麼環境都能夠長的種子,這好像科幻片喔 ! 盧:我覺得這個恐怖的地方…我這...

2021/01/13 #22 美國民主受挫 台灣如何避免步後塵

  #22   美國民主受挫 台灣如何避免步後塵 羅:大家好 ! 我們今天要從美國民主談民主制度。民主到底發生什麼事情了 ? 從我們看到美國國會山莊發生這麼大的事情之後,實在不得不再次提問民主是不是真的出事了 ? 盧:所以我們的 podcast 叫做民主有事嗎 ? ( 你有先見之明喔 !) 其實我覺得這個是很深刻的感覺,就是不是到這一次出事才覺得民主有事,我們會做這個 podcast 就是我們覺得,民主有事。 羅:今天美國總統如果被彈劾,你覺得問題就解決了嗎 ? 盧:當然不是啊 ! 我們一直都在強調結構的問題,今天如果天真的認為說,把川普抓起來,把那些所謂鬧事者,他的這些支持者抓起來、關起來,問題就解決了,那真的是太天真、也太不負責任了。今天民主出問題,就是它已經爛到很深層,在表面上看一些表皮的問題,都是非常的不聰明,而且那個不是真正深刻的反思、反省啦 ! 我覺得。 羅:你用爛這個字,讓我們覺得很害怕。因為民主不是人類社會實驗至今還算可用的一個制度了嗎 ? 盧:最不爛的一個制度,對不對 ? 但是問題就是,連這個最不爛的民主制度,現在它都沒有辦法好好的運行。 羅:妳覺得最珍貴的價值應該是什麼 ? 我們要保留的最最寶貴的東西是什麼 ? 這個民主。 盧:民要做主,就是人民要做主,可是不管在美國、在台灣、在歐洲,民主發生的很大的問題就是,我們講過很多次的那個「權」跟「錢」超乎想像的集中,向上集中,動態的、不斷的在向上集中,而且是跨國界的。在這樣的情況之下,民主有什麼機會 ? 我覺得當然民主最不爛,然後我們也只有民主了。那就是要想辦法讓人民可以去做主,當錢跟權那麼樣的集中的時候,有什麼樣的機會讓人民表達他們的聲音 ? 或者是讓他們的利益被看到 ? 羅:那麼以美國這樣兩百多年歷史的民主制度,我們可以從中學習到什麼呢 ? 他們人民的聲音有這麼的不容易顯現嗎 ? 盧:在美國或是歐洲、台灣,在全世界啦,我覺得現在的人民能夠做的選擇是在一個相當窄的一條路上面。以美國來說的話,你要嘛就是民主黨,要嘛就是共和黨,那共和黨裏頭,妳要嘛就是這一咖,要嘛就是那一咖;其實民主黨裡頭的選擇也不是像想像中這麼多。這其實是非常簡單的一個邏輯,就是只要去想說,今天錢可以集中在那麼少數人的手上,這麼少數人就可以…,現在所謂的那個叫做 donor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