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9月, 2020的文章

2020/09/25 #05 勞保年改這麼改 貧富差距更厲害

  2020/09/25   #05  勞保年改這麼改     貧富差距更厲害   提要: 勞保就要破產了,真的只能提高保費、減少給付來補救嗎?我們要告訴你這完全是舊故事邏輯。 盧:我們今天繼續講的是貧富差距,接續上一次討論的話題,最近可能大家很關心的一個事情就是勞保的改革,勞保可能保費要變貴,可是給付要變低。 羅:應該還是在規劃中,但是因為勞保基金有破產的危險,所以這個是要解決的問題。 盧:那我想要邀請大家一起來思考這個圖像,它在我們腦中的想像,就是:現在的勞動人口賺的錢,放進勞保的這個基金,因為少子化等等原因,所以支撐不住這麼多要請領勞保給付的人。表面上不是動上面 ( 已經退休的人 ) ,就是去動那個正在繳保費的人,就是這兩塊動來動去。 這個是大家腦海中的一個印象,可是,我想要邀請大家去想一件事情,我覺得這個事情的一個很重要的一個主角,他沒有在這一幅畫裡頭,然後那個主角是誰 ? 那個主角就是:之所以在工作的人養不起退休的人,是因為在工作的人他們長年來薪水沒有拿到他們該拿的,也就是薪水凍漲,然後他們的收入非常低,收入非常低沒有人敢生小孩,所以這個當然正在工作的人,他變成越來越萎縮越來越萎縮,他能夠放入這個水庫的金額越來越來越少,不足以支撐這個退休的人的給付。 羅:這麼說吧 ! 薪水凍漲,大概是 20 年的事情,那我們現在就是可以付勞保退休金的錢的人數已經在減少,然後薪水凍漲這個部分也讓投入這個基金的總額沒有辦法再提升,這個是我們現在的困境,但是不要忘了我們薪水凍漲的同時,就這麼多年來台灣的 GDP 並沒有停止成長, 盧:換句話說,那個主角,所謂的沒有出現在這一幅畫裡頭的主角,換句話說, GDP 在變大,薪水在凍漲,甚至於減少,那個多出來的那塊是跑到誰那裡去了 ?( 錢都到哪裡去了 ?) 那個才是主角,所以我覺得看到什麼勞保要破產,這樣子的事情,它當然不是一件假的事情,可是如果我們要追根究底的話,多年來的分配不均,它應該是這個問題的非常重要的一個原因。 所以我就會想到說,我們常會聽到一句話說,再窮不能窮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可是當我們在討論勞保這一類的問題的時候,我們把這句話改一下,再窮不能窮了 1% ,再苦不能苦了 1% 。就是不管你怎麼樣動,就是下面的已經…底...

2020/09/18 #04 貧富差距持續惡化:你我都是幫凶

  #04 貧富差距持續惡化:你我都是幫凶 提要: 大家都承認貧富差距的存在,卻總以為那是現代社會發展的必要之惡。受困於舊故事的邏輯,我們成為僵固社會結構惡性循環的幫凶。事實上,我們有可能掙脫這個束縛。 盧:我們今天要談的問題是貧富差距。而且很重要的是,我們不是光是描述貧富差距有多麼嚴重,我們要提出來的一個想法、概念,就是你、我都是貧富差距的幫兇。 羅:為什麼這次要挑貧富差距的問題,跟我們上次提的問題,好像表面上看起來是離很遠的事情,而且我們不知道要談民主嗎? 盧:其實,貧富差距這個問題是現在全世界各式各樣的亂象的一個很核心的一個原因之一。它跟民主的關係 太大了。其實,我們前面幾集已經有講到, 財富它很快就轉換成政治的影響力,政治的影響力它很快又去調整了規則;規則,就會導致財富的更集中,所以它是一個惡性循環。 羅:左右了一切之後,好像他要拿什麼都就直接拿走了。 盧:已經差不多到這個地步了。其實現在全世界的貧富差距的嚴重情況, 可能滿多人都已經知道。譬如說在美國,三個個人, ( 這還是疫情前的情況 ) ,三個個人的財富是等同於美國一半人口總財富 ! 三個家庭的總財富是相當於美國底端 50% 人口的總財富。這是疫情前,我要強調。這三人就是:貝佐斯、巴菲特跟比爾蓋茲,那這是疫情前。 台灣的貧富差距,幾年前政府官員還在講說不是那麼嚴重。 羅:這樣講吧,我們台灣是主計處,經常是用一個家庭收支調查,來佐證我們台灣貧富差距的問題。然後我們的官方數據,政府官方的說法都是說,這些官方數據告訴我們 : 我們的差距,沒有其他已開發國家那麼大,所以倩儀今天要從主計處上個月發佈的家庭收支調查,這個名字叫做家庭可支配支出的數據,從這個開始講台灣的貧富差距的問題。 盧:最近公布的貧富差距,它是說,頂端 20% 的所得是底端 20% 的 6.1 倍,創下七年新高。可是重點是它是用頂端 20% 跟底端 20% 做比較。 羅:也就是所有全部的人,總人口當中,我們用五個等份來看,全部的人的收入的情況 ( 這樣講夠不夠清楚,就是五等份就對了啦 ) 。 盧:有在聽這個 part case(?) 的人,一不小心,你就跟郭台銘同一等份,假如說你不小心,就在前 20% 了。所以換句話說,這個問題是你只切四刀,總共只分五等分,是非常粗糙 ( 略 ) 的一個比較方法。 ...

2020/09/07 #03美豬: 科學為誰服務

  #03美豬: 科學為誰服務 提要:無害你就吃吧!然而是誰決定食品是否有害?挾科學自重的企業在玩什麼把戲? 羅:我們今天要繼續談圍繞在美豬的問題,上次倩儀提到人有趨吉避凶的本能,那麼現在就是所謂的自由貿易一直去抑制人們預防性保護自己的這些謹慎原則,妳可以再用條列式的方式幫我們介紹一下這些原則嗎 ?   盧:我們上次有講到說,像萊克多巴胺這個東西到底安不安全,有三種可能性 : (1)    第一種可能性是,它是夠安全的,就像政府所說的,妳要吃多少多少克的牛排,吃多少年妳才會真的受到負面的影響,健康才會受到衝擊,這是第一種可能,也就是說假設有一個客觀的真理,知道說萊克多巴胺是非常的安全。 (2)    第二種可能是,它不安全,我們不應該碰,但現在的我們人類的科學進步的能力還沒有辦法跟得上腳步,也就是我們沒有足夠的數據、證據去作出歸納說它的確是不好的。 (3)    第三種可能是,它不安全,然後科學家已經知道它不安全,可是有這個知識和證據的人,他把這個知識、證據藏起來,那這就是人為的操弄了,這個我認為是可能性不低而且有太多過往的例子認為它是可能,而且它是個非常可怕的。   羅:妳可以說一下具體的例子嗎 ? 這樣人們才可有具體的感受   我想大家都知道有一種除草劑叫做年年春。科學家們知道它對身體健康有很大的傷害,這個證據是握在科學家手中,但科學家始終不願意拿出來,為什麼科學家不願意拿出來?因為這些科學家是受雇於孟山都,也就是生產這個年年春除草劑的公司,年年春這個案子現在依然在法院纏訟。孟山都被拜耳買了,拜耳有說它要付出一些賠償,但是這個賠償金額當然是很小,而且這個產品還是繼續一直在市面上,包括在台灣。年年春造成在美國每年大概有七、八萬的人會罹患一種淋巴癌,被認為是跟這個年年春有直接的關係,事實上,世界衛生組織底下有一個癌症相關組織,就是把年年春列為與癌症發生的風險是非常高相關的,美國政府在這個例子上是站在廠商這邊,美國政府不認可那個科學證據。經過成千上萬的受害者去提告之前的孟山都或是現在的拜耳,在這個纏訟的過程當中,可以發現孟山都其內部文件中,早在 1980 年代 ( 最晚 ) 其科學家就已經知道這個東西是危險的,但是這個證據在他們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