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9/07 #03美豬: 科學為誰服務
提要:無害你就吃吧!然而是誰決定食品是否有害?挾科學自重的企業在玩什麼把戲?
羅:我們今天要繼續談圍繞在美豬的問題,上次倩儀提到人有趨吉避凶的本能,那麼現在就是所謂的自由貿易一直去抑制人們預防性保護自己的這些謹慎原則,妳可以再用條列式的方式幫我們介紹一下這些原則嗎?
盧:我們上次有講到說,像萊克多巴胺這個東西到底安不安全,有三種可能性:
(1)
第一種可能性是,它是夠安全的,就像政府所說的,妳要吃多少多少克的牛排,吃多少年妳才會真的受到負面的影響,健康才會受到衝擊,這是第一種可能,也就是說假設有一個客觀的真理,知道說萊克多巴胺是非常的安全。
(2)
第二種可能是,它不安全,我們不應該碰,但現在的我們人類的科學進步的能力還沒有辦法跟得上腳步,也就是我們沒有足夠的數據、證據去作出歸納說它的確是不好的。
(3)
第三種可能是,它不安全,然後科學家已經知道它不安全,可是有這個知識和證據的人,他把這個知識、證據藏起來,那這就是人為的操弄了,這個我認為是可能性不低而且有太多過往的例子認為它是可能,而且它是個非常可怕的。
羅:妳可以說一下具體的例子嗎? 這樣人們才可有具體的感受
我想大家都知道有一種除草劑叫做年年春。科學家們知道它對身體健康有很大的傷害,這個證據是握在科學家手中,但科學家始終不願意拿出來,為什麼科學家不願意拿出來?因為這些科學家是受雇於孟山都,也就是生產這個年年春除草劑的公司,年年春這個案子現在依然在法院纏訟。孟山都被拜耳買了,拜耳有說它要付出一些賠償,但是這個賠償金額當然是很小,而且這個產品還是繼續一直在市面上,包括在台灣。年年春造成在美國每年大概有七、八萬的人會罹患一種淋巴癌,被認為是跟這個年年春有直接的關係,事實上,世界衛生組織底下有一個癌症相關組織,就是把年年春列為與癌症發生的風險是非常高相關的,美國政府在這個例子上是站在廠商這邊,美國政府不認可那個科學證據。經過成千上萬的受害者去提告之前的孟山都或是現在的拜耳,在這個纏訟的過程當中,可以發現孟山都其內部文件中,早在1980年代(最晚)其科學家就已經知道這個東西是危險的,但是這個證據在他們手中,但他們沒有拿出來(是刻意隱瞞的),這是其中一個例子。
我覺得這可能都跟大家都非常切身相關,我想這大家多多少少都有吃下肚年年春,因為很多的東西裏頭都有這個農藥。
但它為了要繼續賣它的產品,它刻意隱瞞它的產品可能對健康可能有害,這個例子其實影響非常的深遠,而且這樣的例子其實非常的多。我記得它在歐盟也有非常多的官司。
羅:那妳說的第二個例子是在另外一個產業
盧:我覺得的二個例子它的全面的殲滅性毀滅性是更嚴重的,第二個例子就是化石燃料,我們知道現在進入氣候緊急狀態,氣候變遷一度它並不是一個緊急的事情,是可以早發現早因應,我們可以及早去停止使用化石燃料,假設我們在幾十年前就知道這個問題,知道碳排放是造成氣候暖化的原因而去停止化石燃料的使用,我們現在的氣候不會這麼的極端,然後現在死於水災、死於野火的、死於飢荒的、颶風的,乾旱的等等各式各樣的災難的,不會這麼多。
羅:問題是很多人拒絕相信阿! 我記得川普在當選美國總統之後,他根本就是帶頭去否認氣候的相關的科學研究。
盧:我記得是在2015或16年左右,洛杉磯時報跟哥倫比亞大學傳播學院,他們跑大加拿大一個檔案館,他們挖出了化石燃料業者自己的內部文件,他們發現的一件事情就是:化石燃料的使用導致全球暖化氣候變遷,這個科學證據是在化石燃料業者手中已經幾十年了,最晚1970年代,他們已經做出了這樣的研究成果,然後他們知道化石燃料導致氣候變遷全球暖化,但是他們在知道了這樣的科學關聯之後,他們非但把它藏起來,還花費了大筆的經費去做公關和廣告,去攻擊那些研究氣候變遷的科學家,包括人身和語言的攻擊,甚至死亡威脅等等,它們不斷的在打壓這方面的科學知識,他們手中藏著這樣關鍵的科學證據、資料,但嘴巴講的是相反的事情。就像川普,他一直在否認氣候變遷,但他自己在他愛爾蘭的高爾夫球場,卻加蓋堤防,防範海平面上升,他是有去做一些防範措施的,這是非常諷刺的一件事。
那另外一個例子是跟台灣切身相關的,我覺得大家可能最有印象的是RCA那個例子,RCA是一個美商,是一個跨國企業,它在中壢那邊的工廠,當時台灣的工人在那裏的廠區受到它們有毒廢料的汙染,他們喝的是地下水,但是他們的外籍主管喝的是瓶裝水或是蒸餾水、礦泉水,這個例子也是,那個科學證據對人體(員工)健康有害,但這個證據卻是握在有利潤在手的人手中,他不拿出來,為了他的利潤,為了他的財富,他不講出來,RCA這個例子可能是大家最耳熟能詳的例子,這方面的例子還有非常的多,基本上,萊克多巴胺也是這樣的情況。我覺得我們要用這些過去的例子、教訓去思考說,科學是這樣用的嗎? 就是說: 現在沒有幾百、幾千人吃了它然後死掉,我們就可以說它是安全的嗎?
羅:所以要死更多,才可說它是有害的! 這是滿諷刺的!
盧:但是在10年、20年、30年之後我們健康出問題的時候,我們要回頭追也都很難,而且我們也不知道要去告誰?!
羅:想想那些RCA的受害者!
盧:在這邊我們又要介紹一本書,非常好看的書,這本書還講了很多其他的例子,其實像菸草,香菸廠商其實也是一模一樣的故事! 它可能50、60年自己廠商的的科學家專家就已經做出科學的結果,它們就知道這個尼古丁可會致癌、上癮等等,但是卻藏起來(不告訴妳呢! 而且還是妳們抽越多我越高興!)然後大聲地說! 妳們要相信科學,你們若不能拿出有力的證據,就不能不准我賣這個東西!
這本書叫做《販賣懷疑的商人》(merchants of
doubt),它也有拍成紀錄片,在台灣片名是叫做《全面交易》,它講很多,像是菸草、石綿、冷媒等等很多的例子,它都有這樣的一個模式,就是科學證據在我手中,我不告訴妳,我不拿出來,我不公諸於世! 妳就繼續讓我賣我的產品,這個事實只要多拖一天,那它就多賺一天的利潤! 即便到了法院在打訴訟了,它們還在繼續隱瞞、硬ㄠ! 這個重點就是說: 代價是大家在付的!就是大家的健康!
羅:科學被濫用這件事情是蠻令人憤怒的! 可請妳在這裡跟大家說說望遠鏡的原理嗎? 也就是說人們拿著望遠鏡,看出去是為了要追求更先進的科技,把未來世界看得更清楚嗎? 可是實際上,重點是望遠鏡的這一頭…
盧:大家可能都有看過或讀過一本書叫做,《寂靜的春天》,Rachel Carson寫的,它講的是DDT的故事,春天為什麼是寂靜的? 就是蟲被殺光了,鳥也被殺死了! 各式各樣的生物都死光光了,所以春天就非常的安靜! 沒有蟲鳴也沒有鳥叫,這本書是1960年代出版的,Rachel Carson 在別的地方有提到一件事情:望遠鏡從這一頭望向另外一頭,它可能望向浩瀚宇宙,想要追求新的科技等等,人類就不斷的科技進步,越來越厲害! 她提出一個觀念,她說也許我們要望的方向是要反過來的! 反過來看人類的社會,它的結構、它的運行的規則…她沒有說的這麼細
羅:我從妳那邊感受到,重點是: 是誰在操控這個望遠鏡? 誰在解讀望遠鏡看到的資料?
盧:當妳不斷的提出任何質疑的時候,就會有人跟妳說: 科學已經這麼進步了,一定可以解決! 氣候變遷喔! 還有新科技! 我們只要提出問題就會有人說,我們的新科學、我們的新科技很厲害! 沒有問題的!
可是當妳換個方向,回過頭來看看望遠鏡的這一頭,人類的社會、人類的組成,我們社會的種種規則,那個東西需要分析! 需要去把它解剖開來,抽絲剝繭,研究那些動機、那些安排,規則怎麼設定等等!
羅:循著這樣子的脈絡下來,那我要問一個問題,如果大家都說我們都在罵跨國企業、大公司,如果人們給我們貼上反商,或者是仇富的標籤,妳怎麼看待這樣一個現象(反商、仇富)呢?
盧:我覺得,如果這個商是非常不公平的商,我當然反! 這個富是變相的偷與搶而來的我當然反! 妳會覺得自己反商、仇富嗎?
羅:我仇! 我氣的是: 比如說稅制不公平! 所以妳就提醒我: 這是分配的問題! 那我可以跟妳說,我仇的是制度不公平!
盧:像我們講美豬這個例子,我一直強調說,是「我們」一直在補貼1%,而且是跨國的! 可能是美國人!
羅:就是說我們買這些產品,獲利的可能是少數人,
盧:對! 這就是分配阿! 是全球的財富分配,就是說,當這個財富分配從台灣的納稅人、消費者手中轉移到頂端的1%人的手中時,我們付出了一些代價,就是健康的代價,轉移到那1%人的手中的同時,還有另外一件事情同時在發生。那就是,這個轉移又同時在滋養著那1%的人,他們有更強壯的力量,他們可以用他們的政治影響力,去把規則設定得更不公平,因為妳看像貝佐斯,妳不能說他是百萬富翁千萬富翁億萬富翁,因為他是以兆起跳,可以說是富可敵國,富有到他可以不用繳稅
羅:就是亞馬遜的老闆! 而且今年疫情期間,很多人不能出去shopping,所以都是用網購,這段期間他的股價是上升的,他的財富也是暴增!
盧:他幾個月暴增的財富就超過中華民國全年的總預算了! 是那種你無法想像的財富轉移! 在那個舊的故事裡面,大家會覺得這是沒辦法、這是公平競爭市場(沒有,這是制度啊!)
我們要提醒大家的是,不要把那些事情想的那麼理所當然,那個規則是人把它弄出來的! 那個規則有問題,人是可以去把它改正的! 這是我們要努力的方向!
所以在民主制度裡面,我們可以怎麼樣去改善這些我們剛剛所說的這些不公平的情況?
我覺得民主是一個活的東西,民主是你時時刻刻要去監督,而不是碰到投票時去投票而已!
羅:民主不是你一旦得來之後就不會再失去! 其實是有各式各樣的力量,試圖從我們手中再拿走一點點!
盧:我覺得民主應該是人們可以拿回屬於人們的東西,但是人們很多的東西是在那1%的人手中! 我們又要被強迫吃不安全的東西,我們還要把我們的健保費,等於說是拐個彎,又交到美國的1%的人手上,然後我們連「小心一點」這種謹慎原則,就是那種我們與生俱來的,我們不確定的事情不去做的那種本能,都被很嚴格的壓抑,然後透過這些所謂的自由貿易,強加在你身上說: 不准! 你不可以那麼小心! 你如果那麼小心,那妳就是在貿易上歧視我! 我們要有那個意識說,這個是強加在我們身上的! 這是他們把故事說成那個樣子,然後這個財富移轉才可以成功的跑到那1%的手中!
我們今天要想辦法,當越來越多人理解到或是感受到問題不大對勁的時候,我們慢慢慢慢去把我們該有的東西拿回來! 包括我們可以小心謹慎的這種本能、這種權利。然後一個WTO或是接下來要簽很多的自由貿易協定這些,其實它們是要拿走更多我們的這樣的權利,就是小心、謹慎的權利,像是我們關心我們的環境、我們的地球、我們的勞工、我們的健康、我們的消費者等等這些權利,他們都在一點點的拿走。
羅:也就是說我們要去關心跟我們切身有關的,而不是說交給政府這個代議政治去執行就好!
盧:當這個政府是受到頂端的這些人影響這麼的大的時候,也就是說,如果我們知道如果沒有這些頂端的人在影響著政府的時候,我們才可以放心! 因為這些頂端的,尤其是跨國的大企業它跟政府,也可以說他們是一夥的!
不管我們是台灣公民、世界公民,或是我們是消費者,我們是受到很大的傷害的,我們應該想辦法去思考我們該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