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18 # 18 汪中和談強震(下):科學模式推估台灣有強震風險
# 18 汪中和談強震(下):科學模式推估台灣有強震風險 盧:大家好。我們今天繼續跟中研院地球科學所的汪中和汪老師來聊台灣可能會有大地震,請大家盡量準備好這件事情。那為什麼會說台灣會有大地震 ? 這個科學的根據是什麼呢 ? 汪:我們常常說這個地震有兩種不同的說法,一個叫做地震預測,一個叫做地震風險。地震預測,我們說現在我們科學還做不到,也就是說我們現在沒有辦法告訴說,下一個大地震它會在台灣的什麼地方 ? 什麼時間 ? 什麼深度 ? 用什麼樣的規模來發生 ? 這件事情我們現在做不到,所以我們沒有辦法做地震預測。如果現在在網路上面你會看到有類似這樣子的情況說,在什麼時間可能會發生什麼樣的大地震,你不要去相信,因為我們現在做不到。可是地震風險不一樣的,地震風險就是說我們台灣它發生大地震的可能性會有多高,就像我們開車一樣,我們開車的話,你一定要買意外險,一定要買保險,為什麼 ? 因為你不知道你什麼時候會遇到車禍,不管是對方或自己如果受到了這種傷害其實都是很不幸的事情,但是為了避免這個車禍發生以後帶來的損失,所以我們一定要強制大家要買保險,你的保險額度越完善,你將來的傷害就越小,那我們說台灣會有地震,我們真的不能預測地震,但是我們可以估計我們的地震風險有多高。 羅:這個風險是怎麼樣子計算出來的 ? 因為老師好像就是要告訴我們的確有這個風險,而且確實性很高。 汪:是 ! 這個風險其實就像苑韶所說的,有高有低,有強有弱,那我們現在台灣正是一個很高風險的時候,什麼時候比較低呢 ? 像 1999 年集集地震發生過了以後,那時候的地震風險就很低 ( 能量釋放完了 ) ,我們已經經過一個大地震,然後再發生大地震的機率就非常非常的小,我們現在談的是強烈地震,因為一般的地震,其實每一天都會有,一年我們台灣發生有感地震的次數,現在來說的話,大概是在 800 次左右,一年喔 ! 所以地震其實是天天都會有的,但是要發生大地震,強烈地震,而且是大規模傷害的這種地震,剛剛苑韶曾經有提到說,規模要很強,規模要七以上,死傷人數要很高,千人以上,這種就是非常可怕的。這種我們都不希望它發生,可是台灣過去發生過,將來還是會發生,目前發生這麼強的這種大規模傷害性的地震的風險,已經開始越來越高了,我們可以從科學上面一些觀察到的現象,我們累積的數據,可以跟大家做一些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