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0/16 #07 新自由主義是甚麼碗糕?

 #07 新自由主義是甚麼碗糕?

羅:今天盧老師要帶來一個她很熟悉的題目,就是新自由主義。大家不要聽到主義就嚇退了,來來來趕快上場吧!

盧:其實我們從開播以來就講一個東西,就是我們應該要跳脫舊的故事邏輯,其實那個舊的故事有個名字,在我來看它就是叫做新自由主義。新自由主義聽起來有點恐怖,對不對?

羅:聽到主義就以為很難懂啊! 然後老師一上課就至少要花一堂課這樣子,

盧:可是因為它深深地被植入在我們的腦袋裡頭…

羅:可以說我們根本不用上課,其實我們都很了解它是什麼?

盧:不是,新自由主義影響到我們怎麼看世界,我們怎麼認知、怎麼去評斷什麼東西該放在市場上,市場競爭機制到底好不好? 等等等等。我們開播以來講的這些舊的故事,它非常的在傷害我們每一個人,跟這個地球。

羅:我們身處在新自由主義的懷抱裡,也就是說我們走在路上,我們看到的商店,或者是路怎麼規劃,車怎麼走,那都跟新自由主義有關。這樣子講有沒有那種科幻片的感覺?

盧:說到路怎麼走,其實我們現在在規劃我們的未來,我們的經濟發展,包括最近我們常聽到的這些什麼全球產業鏈重組、台灣的位置是什麼… 其實這一切的一切都是在一個新自由主義的一種操弄的邏輯。我先強調一下新自由主義它通常是一個被當作一個負面的詞,多半都是它的批評者在用這個詞。

羅:既新又自由,真的都是負面的嗎?

盧:它的特點是它不新而且也不自由! 它的新其實是相對於19世紀極端放任的資本主義,因為極端放任的資本主義的19世紀,累積的結果是一個貧富差距非常大,社會被扭曲變形面目全非。20世紀初的兩次世界大戰都跟那個極端放任的資本主義有關。所以到二戰以來還想要一直強調市場的人,就套上新這個字,說跟以前那個極端放任的資本主義不太一樣啦! 所以就刻意地創造了一些新的所謂的經濟學理論,然後告訴大家說,我們現在講的這個自由市場是非常好的,是非常溫和的,大家都會獲利的,很簡單的一句話講說,新自由主義這個東西,它可以是說就是一個以劫貧濟富為目的的一套假的經濟學,其實也是政治思想,因為我們上次有提到一個作者叫做張夏準,在他的拼經濟這本書裡,他就拼命想要告訴大家說,不要相信經濟學專家、不要相信經濟學專家…,他說經濟學是一個非常政治的事情,所以當經濟學家說:「我以我專業的角度,提供非常科學的經濟學,我要告訴你說,市場它就是公平,市場競爭就是我們應該做的…。」張夏準說: 請不要相信他! 張說你要先去想背後的動機,你要知道這是一個非常政治的事情。

羅:而且現在的經濟學他們都帶著一個科學的一個外貌(光環)! 然後就是從專家的角度,然後一般人就是,你不懂,你不懂經濟啦! 而且好像看著國王的新衣一樣! ~不懂好像也不要太承認自己好像什麼都不懂這樣子! 所以就任由那些所謂的專家主導這些邏輯。

盧:沒錯! 所以,我來講一下新自由主義,剛已經講到其實它背後的目的,就是基本上要劫貧濟富這個。我們可以看到今天的世界,貧富差距(這個前幾集也有講)到現在這個地步,我相信應該沒有人會去否認說現在貧富差距是一個非常嚴重的問題。

羅:大概在30年嗎? 30年時間差距被拉得很大!

盧:對! 貧富差距,我想要提醒大家注意一件事情就是,大家千萬不要把它當作一個靜態的事情,它是在動態持續進行的。我說的動態是底端朝上面的一種重分配,我們講過的像薪水凍漲、工時過長,然後勞保等等這方面,就是底端或是中層他們的努力的成果,不管他的想像力、創造力、勞力、時間各方面投入之後創造出來的價值,很多很多都是被上頭拿去。

羅:他的老闆嗎?

盧:可能也有很多老闆努力的成果,老闆自己也沒有得到100%,假設說是一個做個小生意的或是一般中小企業,他可能也沒有真正的得到他該獲得的報酬。在整個結構裡面,他上面還有人在拿這些成果,所以我所說的動態是,去想像新自由主義它的實際的動態的一個效果是,底端向上重分配,一直往上追追追追追,我們去追到頂端10%好了,或是頂端1%,或是到亞馬遜的貝佐斯,或是微軟的比爾蓋茲,或是特斯拉的那個瑪斯克,或者是,就全球首富,或是每個國家的首富,不管1%10%、幾%,他們為什麼這麼的富有? 他們為什麼留下了這麼多給自己?其實想一想,是底端的人他們努力投入,不管是時間、勞力、想像力…他們的創造力,為什麼這麼多是跑到頂端? 所以我要強調新自由主義下,造成這個貧富不均的結果是必然,因為它的設計本身就是一個動態的要從底端向上重分配的一個動態的邏輯。

羅:我可以換個方式問問題嗎? 因為你剛剛舉的例子都是一些新的產業,就是新時代下創造出來的新的事業,所以很多人會解釋說,他今天致富是因為他的創意啊,他的新的時代的想法,但實際上那個是一部分,而其實他加速致富的理由,除了他有創意之外,其實還有其他因素,像稅制嗎? 或者是說,

盧:其實今天頂端他會得到這麼多財富在他的口袋,就是有一個規則,有一個rule 在那邊,史迪格里茲很愛問一個問題,就是「誰在寫規則? 」新自由主義底下,他們要強調的就是「規則不是我寫的,我沒有寫喔! 我只是按照原來的規則,然後我很厲害,我就賺了這麼多錢! 所以他要強調說沒有人在寫規則,因為那個規則本來就在那邊,那個規則叫做自由市場,所以有點像你如果是底端,你是可憐的勞工,或是被壓榨的科技新貴也好,我是一個拿走絕大多數這些成果的人,我會跟你講說不要怪我,因為那個規則在那,是市場決定,不是我決定,你很努力,好,那我拿走了90%,你留下10%,不要怪我! 規則不是我寫的,規則是市場寫的,所以新自由主義,我把它區分為「後台的演算邏輯」,後台演算邏輯,它就是一個我剛講那個動態的,它要把底層的這個分配,就是往往上再分配,它是劫貧濟富,然後它的「前台呈現的方式」就是,不斷地告訴你說:市場是公平的,市場是自然就是會在那邊,然後它有點像是一個公正的第三方。

羅:市場怎麼會是公平的呢?

盧:就是供需啊,市場它是資源最佳、最有效率的配置者。所以新自由主義它在前台呈現的方式,是一直打壓政府,或是醜化政府,或是抹黑政府,新自由主義代表人物好了,雷根、柴契爾,他就是一直講說政府根本就是很官僚、就是很無能,然後大家不要繳稅,要減稅,要砍掉公共支出,一切都要私有化,一切都是讓大家自己在市場上面公平的競爭,政府的手拿開,你手不要伸進這個乾淨的市場。

羅:那麼我們要政府幹嘛?

盧:對! 他們會覺得政府唯一的功效,就是去維持市場穩定運作,除此之外,他們覺得政府你走開,政府你不要管我們,我們在市場上面公平競爭。

羅:他們有一個說法是說,任由市場自由競爭可以提高競爭力。

盧:競爭力是一個新自由主義的正字標記的用詞,可是我們已經被洗腦、或是被教育、或是被訓練的,覺得競爭這件事情是理所當然的。現在有一本書叫做Competition is killing us 就是什麼東西都要競爭,最後是這地球真的玩完了! 我們要去想的一個問題是,為什麼一件事情要用競爭來決定?新自由主義的這些精英會告訴你說,因為資源有限,所以要競爭,比較厲害的人,才能拿到這些資源。這個說法非常的奇怪,這個說法,它造成的後果,就是所謂的競爭,贏的人他不斷地拿不斷地拿不斷地拿,因為他一直贏一直贏一直贏! 這是一個非常人工創造出來的規則,然後這些一直贏一直贏一直贏的人已經把整個地球消耗的差不多光了。

其實在我們不是用競爭,當人類不是用競爭這件事情在過日子的時候,大家是會共同互助,然後會知道要怎麼樣愛惜環境。

羅:如果人類社會不是由競爭法則主宰的話,人類應該會比較愛惜這個地球的環境。

盧:重點是,新自由主義它是一群精英,先天條件上他是在這個競爭的規則底下就很容易贏的一群人,他把競爭這個規則,不斷地加諸在所有的場域上頭,

羅:有利於他們,讓他們成為所謂上層階級吧!

盧:對!談到競爭,這裡頭至少有兩個問題。 第一個所謂的市場的公平競爭,它有很大的問題,就是市場要真的能夠像他們所描述的那個樣子公平的運作,它的資訊要非常的對等,或是資訊要非常的透明,這個條件幾乎永遠都不存在。這個也是史迪格里茲他最常去講的一個問題。

羅:而且也不是達不到,是人為的刻意地讓它資訊不對等,

盧:就算不人為、不刻意,市場的透明本來就已經非常困難了! 那再加上人為的故意的扭曲,或是隱藏,我們在講美豬的時候,講了多的這個問題。自由市場它的資訊不對等的這個問題本身就非常嚴重,那新自由主義的精英他不斷的去假裝說: 市場它是非常公平啊! 對啊! 大家都是在平等的條件底下競爭,這個是完全錯誤的。第二個問題,就是當你不斷地把所有的事情都放在市場…,當我們在講競爭的時候,就是有人贏也會有人輸。今天這個新自由主義的市場規則是贏者全拿,贏的人就是整盤拿去。 最大問題就是:那輸的人,你打算把他們怎麼辦?

羅:我們同樣都生活在這個地球上,那有人在這個制度下是有人落後,所以他們是所謂的輸家,他們怎麼辦呢?

盧:這個規則本身就不公平,而且用這一套規則是一個沒有必要的事情,我們大可以是用共享,共同去維護,共同去愛護整個地球,或是一個社區,或是一個社會,或是一個國家,隨便你怎麼定義,可今天等於是市場這個東西他已經吃掉了社區吃掉了社會吃掉了國家已經吃掉了地球,所以新自由主義它不斷在強調市場競爭、市場自由這個是它的後台,我所謂的後台演算邏輯跟它的前台呈現方式兩個幾乎是一個完全相反的。後台真正的邏輯不方便公開跟大家說。其實就是他要把資源全部往上集中,那先天條件好的這些,已經有比較有資本,或是生對了國家,或是你是剛好有比較財力雄厚的父母,你就是競爭就會贏。前台呈現的方式,卻是告訴大家說:這是公平的! 大家的機會都均等!簡單來說,他是一個操控跟不誠實的去錯誤引導全世界、所有人認知的一個框架。

羅:那民主社會面對新自由主義可以有怎樣作為? 不管是揭發好了,揭發競爭後面的本質是有問題的,或者是資訊不對等,就是在民主的制度裡面有沒有什麼制度上的設計是可以對抗的嗎?

盧:我們一再強調,每個人開始「有感覺」這件事情其實是非常的重要。我們的podcast名稱就叫做「民主有事嗎? 」其實在新自由主義底下,民主這件事情,已經運作得非常不好了。

當新自由主義它目的本來就是要把財富集中在少數人的手上,那這樣子就非常不民主了!

羅:如果你不是想到大多數人利益的話,那它本質就值得質疑。

! 因為新自由主義它是透過產、官、學、媒,至少這4樣東西,產就是比如說產業,大的企業! 我要強調的是大的企業,不是一般的中小企業。現在特別是跨國的,資本非常雄厚的,壟斷的這種產業。官就是政府裡頭分享新自由主義這一套思想或是這個手法的這些官員,通常都是最有權力的。學,學界 (可能下次會講),因為新自由主義這件東西跟學者專家幫忙去二手傳播新自由主義思想有絕大關係。媒的話就是商業媒體,從戰後, 50 60 70年代到80年代,媒體它是廣泛散布新自由主義思想,或是這個意識形態,或是這一套不太誠實的市場邏輯運作的,媒體,可以講說大家都被新自由主義的思維或訊息給包覆住了! 所以我們在講民主的時候,如果我們今天隨便一個什麼事情,我們就說,好啊! 那就民調啊! 那就公投啊! 你得出來的結果,嚴格講那也不是民主的結果,因為你得到的所有的訊息都是這些過濾過,它已經拼命地在你的視覺、你的聽覺、你的味覺、你的腦袋、他都已經有一些新自由主義形塑的認知了,我們現在是在這樣一個,等於是新自由主義無孔不入的一個世界!

羅:你這樣講,好像個人處境好像很艱難耶! 我們好像不知不覺要講到哲學耶!

盧:我覺得畢竟我們對人這種動物還是相信他有一種能夠掙脫、擺脫掉操控,然後能夠從泥土裡面有冒出一個…

我們可能還是能夠去自主的察覺到被控制、或是被欺騙,或是被操弄,當我們察覺之後,我覺得大家都有那個本能。

羅:那是要上盧老師的課,還是說要讀哪些書? 如何去覺醒這樣子。

盧:我覺得就是要請大家「感覺」這件事情,一起寫新的故事邏輯,我們下次會特別著重說這些學者專家智庫這方面分析自由主義關係,我們今天這一題就到這邊!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2020/12/09 #16 黃長玲:監督支持的政黨 攸關民主品質

2020/09/07 #02 美豬:Codex標準是真科學?

2021/08/11 #40 拿疫苗當通行證 先想想平權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