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11月, 2020的文章

2020/11/25 #14 擋人財路 科學被送進冷凍庫

   #14 擋人財路 科學被送進冷凍庫   羅:大家好今天是 2020 年 11 月 25 日。盧老師,我們前幾集汪中和老師來講氣候,聽眾的迴響很大耶 ! 盧:對,妳那邊我這邊都有身邊的人說,聽完汪老師講之後開始覺得有點恐怖。 羅:氣候是一個會影響到每一個人生活實際影響的一個很重要因素,但是總覺得在台灣談的不夠多,妳覺得呢 ? 盧:其實我今天就是想講像汪老師這樣的人,他要這麼努力試圖把這樣的資訊非常努力用我們大家能夠聽得懂的語言,不斷地講、不斷地講,不斷地講,我其實想要談這個現象。這裡頭有些問題,就是為什麼科學家,包括汪老師…,妳記不記得上次跟他見面,他說他其實是個安靜的人,不喜歡講這麼多話的人,為什麼像汪老師這樣,以及我記得可能曾經在某一集提到的幾年前得到台灣唐獎的一位美國科學家 James Hansen ,也是跟汪老師一樣,是一個科學家,也不擅長表達,不喜歡說話,結果搞了半天他要一直講、一直講、一直講,講了應該有半世紀了。 羅:也就是說他們依統計研究的數據做出來的報告,以科學家的角度寫的東西,原則上應該會有…不管是大眾媒體或科普,或者是決策者,看到應該去做因應的動作,但他們再怎麼寫報告,再怎麼大聲疾呼,好像都沒有後續的動作 ? 所以他們不得不去演講,寫通俗的文章,做廣播,上電視、受採訪,好累喔 ! 盧:對呀 ! 非常辛苦,這個某種程度上是科學在被欺負,或是科學家在被欺負,我覺得這個現象非常非常非常的重要,我的感覺是,還好我們討論過新自由主義,我們比較能夠去了解,並且分析,為什麼科學或是科學家一直在被欺負。簡單講,科學告訴我們人類…,科學做出來的研究,給我們知識,說這地球快要完蛋,但這個資訊本來應該直接了當,這些科學家原來都還以為,我這麼重要的知識告訴決策者,然後就會有改變發生 ( 這不就是警鐘嗎 ?) ,然後政策就會改變,然後人類就會得救。然而,這些科學家的共同點就是,ㄟ ! 發現不是這樣子耶 ! 我做出來的研究說地球就快完蛋了,然後決策者也知道 ! ㄟ不動耶 ! 政策也不改耶,所以這個現象很可惡 ! 我們要非常小心的一件事情就是,科學知識它進入社會有個界面。它不是直接轉化,這個界面有如一道牆,或者我們說是門神,擋在那裡,它等於是在過濾。門神擋在那邊,它不想要大眾害怕,或是不想要大眾理解,不想要大眾...

2020/11/18 #13 汪中和: 氣候變遷不只北極熊遭殃 台灣六都災難逼近

  #13 汪中和 : 氣候變遷不只北極熊遭殃 台灣六都災難逼近 盧 : 我們今天接著跟中研院地球科學所的汪中和老師繼續來聊氣候變遷的問題。上次汪老師談到今年中國大陸長江流域水患非常的嚴重,所以老師提到中國不會有太多時間來 「 照顧 」 我們,因為兩邊都需要為自己接下來的氣候災難做出很多的因應,我想到當大陸, ( 其實還有日本對不對 ?) 他們在對付水災、颱風的時候,台灣這邊是相反的,我們一方面會覺得我們躲過很多個颱風,但另一方面尤其是農民,可能感受特別深刻,台灣現在我們等於是有某種程度的旱災,老師能不能幫忙我們了解一下極端氣候,它到底是怎麼樣的運作方式 ? 我們到底該多害怕 ? 以及我們到底該怎麼樣加強這方面的知識跟因應。 汪 : 是 ! 氣候暖化它在我們的地表累積了過大的能量,它在大氣層就會讓我們的溫度不斷地上升,溫度的上升的過程也改變了我們的季節,所以我們現在冬天越來越不冷,我們的夏天越來越長,溫度也越來越高,所以我們是朝一個高溫熱的方向發展。我們可以舉個例子來說,以台灣來說好了,鄭成功是在 1661 年登陸台南, 1661 年的時候,那個時候在全球來說,是一個小冰期的時候。那個時候全球的溫度其實都很低,台灣也是一樣,那時候台灣的平均溫度,像什麼呢 ? 像今天的京都,冬天都會下雪的,甚至於像南部的高雄,冬天也會下雪,所以其實你可以想像鄭成功他們軍隊來台灣那段時間也是蠻苦的,因為他們要對抗相當不利的氣候,可是現在我們因為暖化的關係,台灣已經從當初的京都那樣的緯度的環境,現在變成了小馬尼拉。我們的夏天已經開始變得越來越長,也越來越熱,可是這個還沒有停止,隨著我們的氣候暖化,繼續不斷的往前發展的趨勢,我們將來會往全年夏季化的方向去演進,也就是有一天我們台北就會像雅加達全年都是會是夏天。 盧 : 老師你說台北應該要遷都已經是 10 年前的事了是不是 ? 那個不太是高溫的問題,而是海平面的問題,是不是 ? 汪老師 : 都有 ! 以台北來說的話,高溫熱浪對它帶來的衝擊很大,今年 7 月台北的溫度打破了歷史的紀錄,我們最高的溫度是 39.7 度,很有感,從來沒有那麼熱過。我們中央氣象局有個高溫天的名詞,高溫天就是說,今天我們的溫度上升超過 35 度,在中午那段時間超過 35 度,只要一邁過 35 度,中央氣象局就會說這就是一個高溫天。過去,在台北這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