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8/18 #42 名人蹭東奧明星 拜託! 不是砸錢就等於贊助體育

 

#42 名人蹭東奧明星 拜託! 不是砸錢就等於贊助體育

苑韶: ! 我是苑韶!

倩儀: 我是倩儀。

苑韶: 東京奧運剛剛落幕,請問奧運期間我們對於運動的討論提高了,有讓你更喜歡運動嗎? 或更關注?

倩儀: 我有跟著看熱鬧,但是我要承認我對運動、體育沒有說很投入啦

苑韶: 台灣其實很多人這一次也是注意到這一點,然後反問自己到底平常對於體育關注有多少? 大部分人都覺得還不夠,那怎麼樣我們能給予肥沃的土壤去養育下一批好的運動員呢? 大家都在討論類似的問題。

倩儀: 最近其中一個被討論的一條路,就是由富翁,由超級有錢人,由他們,從他們的口袋裡拿出小小一點點錢去幫助運動選手,栽培運動選手,

苑韶: ~妳是看到相關的報導是不是啊?

倩儀: 對啊! 我不是寄給你一段影片,就是我先強調,我們今天這個比較像是閒聊,或是一種分享啦,比較像是一種感覺的抒發,雖然說我還是有點職業病,我會把它放在新自由主義這個舊故事邏輯裡面來分析、討論,我寄給你那個影片,基本上就是一個富翁,這個人他是在富比士的排行,我記得排名很前面的,全世界的、世界級的超級有錢人,他是一個金控公司的大老闆,他就是在直播,然後那個鏡頭有他,還有幾個他們企業贊助的選手,然後那個整個影片的過程,我寄給你是因為我看了很不舒服,然後我寄給給你之後,問你說你看了有什麼感覺?

你寫了兩個字回來給我,叫做噁心!

苑韶: 好像是三個字吧! 很噁心!

倩儀: 基本上那個影片給我們的感覺是,很有錢、很有錢的大富翁,金控公司大老闆是一個打賞,就是他贊助的選手在奧運表現很好,那個影片的感覺,這個直播就幾個鏡頭,幾個人,是直接讓觀眾看到這個大老闆打賞的一個過程,就是給了這個人幾萬美金,那個人幾萬美金,然後呢,還給他們最新最新出來的iPhone,不知道是13還是多少,就是大家都很喜歡的東西,我看的時候,我當初不經意的在電視上看到這段畫面,我當時看了不舒服,然後我沒有太去想說我不舒服在哪裡? 然後等到隔了一兩天,看到另外一個新聞,我寄給你,是我覺得我受不了了,是有企業,應該也是有錢人,就出來建議說企業應該可以抵稅,然後由企業來保障選手的職涯,就是保障選手他們一輩子的發展。這兩件事情加在一起,就讓我很想很想把我們談過很多次的新自由主義,也就是一個舊故事邏輯,有些朋友沒有聽到我們很早以前談的新自由主義,基本上就是用一個市場邏輯,去包裝每一件事情,任何事情都放到市場上來,就是很多事情,原來跟市場跟買跟賣是不相干的事情,那現在呢,就是全部都放到市場上來,就由我們這些億萬富翁,我們包了,所以他們的領土不斷地擴大,現在不管是教育、高等教育,什麼體育,或是政府的標案什麼,一切的一切,就全部都納入這些超級大的,超級壟斷的,大的企業底下。

苑韶: 我把速度稍微放慢一點,就是整個那個情節再倒退一下,就是說剛剛盧老師提的一個例子,一個金控,然後老闆,他要給金牌選手、銀牌選手獎金,那當然大家想要鼓勵體育發展的時候,認為四面八方來的資源都很歡迎,那我第一個想法是想說,他是用什麼名義? 不管是說捐款或是贊助,我還是蠻理性的,我想說他是用企業的身份嗎? 然後,可是我發現他是用金控,那其實他並不是什麼非營利組織,或什麼的基金會,他是xx金控集團,意思就是說,他是一個賺錢的行業,他今天他要拿很多錢出來的話,如果他是要鼓勵一個體育項目、運動項目,我比較想像是說,他是要捐給什麼協會,舉重協會、羽球協會,但不是,他是給個人嘛,那其實還是有點像蹭明星選手的那種意味,但是今天你又跟我說他要節稅,我就完全覺得不合理啦,我就不懂他道理在哪?

倩儀: 主張要抵稅的這個是另外一個企業,不是同一個企業,我先聲明,但是這個整個的發展,就像你講的啊,我覺得這些大金控,或是大企業,他基本上是藉這個機會,這是很好的一個公關宣傳跟廣告,他等於是藉著這些已經發光發亮的選手,然後去蹭他們,像你講的蹭他們,藉這個機會,算是便宜的就做到廣告了,便宜的就更增加知名度,還有形象,就是營造出一種品牌,非常健康,會贊助運動體育的形象,其實我們在講新自由主義的時候,那個舊故事邏輯的時候啊,基本上就是在壓抑一個公共的,公共的就是有政府、有社會、有人民,它是儘量的壓抑那個公共的場域或範圍,然後盡量都把它歸納到私人的市場的買賣的競爭的這一塊,這兩塊場域,他盡量把所有的東西都拉過來,拉過來之後其實這個,他造成我們的社會的問題非常非常非常非常多,第一個就是,企業他想要連這個喔,等於是他自己想要便宜做廣告這件事情,他都想要抵稅,企業的稅已經非常低了,如果說我們一路以來,企業的稅都有好好的繳,我們企業的稅率沒有弄到那麼低,然後逃稅沒有那麼容易的話,我相信我們的體育、我們的運動、我們國手,能夠得到的照顧會比現在好非常多倍,因為台灣的企業稅,從1980年代,台灣的企業稅,我現在看到的資料是一個叫做Tax Foundation的,他有全世界的data base,他說台灣從80年代那時候企業稅,西元1980,那時候企業稅還要繳35%,一直降降降到什麼25%,到後來差不多17%,現在又回去一點20%,等於是你跟我一般勞工薪水階級,我們要拼命的繳稅,那個佔我們所得比例是非常的高,可是企業呢? 因為他,你看他又會贊助選手,他又會提供工作機會,這是諷刺的講法,就是它已經把很多東西都撈過來,都已經歸他管之後,還不斷要減稅,減稅、減稅,我們在講貧富差距的時候,就已經講了,這個貧富差距最重要的原因就是資本利得,把貧富的差距鴻溝拉大,所以今天一個金控公司,他就是一個本身沒有在創造價值的一個行業,這個我們講過很多次,在新自由主義的論述裡頭,金融它就是很會價值的萃取,價值的榨取,它是一個挪動資金,挪動錢的行業,挪一挪就可以套利,所以它對於社會整體而言,它沒有在創造什麼東西出來,它沒有生產創造更多好的東西。

苑韶: 那我先穿插一個輕鬆的、假想性的故事,就是大家不要以為說,企業把錢放在體育類的活動,那就叫作贊助,我想到一個假設性的故事啊,我覺得這個比喻應該蠻貼切,就是說,假設今天這XX金控集團,它要聘請一個高爾夫球的明星選手當作顧問,他的確就是準備要花一筆錢要請運動顧問,可是呢,他請來的服務對象,可能是他的金控公司裡面投資金額在200美元以上的VIP200萬吧,不是200,對! 200萬,所以他這個錢,從外面看起來是放在一個體育選手的身上,對不對? (看起來像贊助),但是他是在服務他企業的VIP,我認為這不叫贊助耶! 這是他在服務他的高端的客戶,所以如果說這家公司跑來跟我說,這筆花費我要抵稅,我覺得很荒謬,這個就是回應你剛剛在批評說,稅基已經很低,所有的的花費又要拿來抵稅,這樣子的荒謬情境。

倩儀: 大企業最會這一套,就是他們明明是在做一件幫自己做的事情,是自己得利的事情,然後就講說這個是為社會好,這個是我在幫社會做,然後就變成他再額外又可以抵稅,或是減稅,再加上我們看那個影片本身,就看得都不舒服,加起來,害得我就又去找了一些有關體育跟運動的一些跟新自由主義有關的資料。

苑韶: 那妳多跟我們講一些跟體育有關的好了,因為實際上體育實在不是我們這個社會常常會談論的主題,除了這個奧運的這種特殊的場合以外。

倩儀: 對阿! 我先強調我們兩個都不是真的很懂運動,體育本身那我們只是在分享說,體育跟運動這件事情,被高度高度高度商業化,然後他被變成一個有高度高度高度的利潤、產值這件事情,然後這件事情,它事實上跟貧富不均,拉大那個貧富不均,對! 跟權力的差距是相關的,因為像剛剛那個節稅,比方說今天企業花一些小錢在選手身上,然後結果他們又可以節稅,他又更進一步拉大了這些企業大老。

苑韶: 而且跟推廣體育根本沒有直接的幫助。

倩儀: ! 他是更把他拉近那個商業,或是更加的商業化,

苑韶: 做公關而已。

倩儀: ! 更加把體育這件事情跟錢錢錢更緊密地結合在一起,這對於真正的好的體育的,當然這個不是,我們不是在講光是台灣而已,全世界都已經是這個樣子了,我稍微翻了一下,我就看到全世界有三分之二的大企業的贊助這件事情,有三分之二都跑去體育這一塊。

苑韶: 天阿! 三分之二!

倩儀: 你從企業的角度來看,這是一個效益很高的投資,很划得來,可以幫企業賺更多大錢的一個場域。

苑韶: 妳說的是,包括足球賽,然後足球場的四周那些廣告這些都算嗎? 可是那個是廣告,不是你說的這個贊助吧!?

倩儀:  Sponsorship 應該主要就是運動員的贊助運動選手,然後這個東西,它除了本身直接贊助的過程,它是一種低價的廣告這個問題之外,它還有它的什麼創造出很大的產值啦,週邊商品,這個之外有一個比較細微,而且比較間接的,他跟所謂新自由主義這套規則的一個關係,它事實上是在更加的透過這些明星選手,它不斷地在拉升跟抬升消費主義、消費文化,一切都是買跟賣的問題,不光是商品的買賣,或是門票的買賣,是那個人,這個運動員,它是一個商品,就連我這個不是很懂運動的人,我都知道說,像這些明星選手他們常被用一個動詞,是trade,他被買,或是就好像他是個商品。

苑韶: 所以,以最近的例子來講,就是梅西,這樣子我就會比較好懂,你是說像這樣的例子,就是梅西,他是一個,他的國籍是阿根廷,好,然後,因為他是個非常優秀的運動員,所以就是有很大的球團、球隊,用很多的錢,聘請他,

倩儀: !

苑韶: 像這樣的例子,就是你剛剛說的,這個是個具體的例子。

倩儀: 所以這個變成,運動本身,它是一個,你今天在哪裡打球? 或是你受到怎樣的訓練? 這個是上頭的人,它的什麼股票,或是它的這些球隊的資產等等那些去決定,這個已經導致運動跟體育這件事情的本身變得非常扭曲了。

苑韶: 我很快的查了一下,梅西現在參加的球隊,有他的名字跟號碼的球衣要賣108歐元,大概3600多塊新台幣。

倩儀: 對啊!這個完全是利用一些,不斷在煽動的消費文化底下,創造出來的,帶出來一種風向,帶出一種風潮,然後大家都很瘋,大都是瘋狂的迷,然後會花大錢去買週邊商品,讓一些富翁變成更有錢的一個過程。

苑韶: 而這整個行為裡面,就是他的消費的成份是比他喜歡運動還要多出很多的。

倩儀: 重點就是在拉抬那個消費行為,然後拉台消費行為的過程之中,讓很多人致富,當然這個球員本身也致富,可是這個反而是造成球員之間有的是明星,

苑韶: 沒錯。

倩儀: 有的是用完就丟,然後有些是,從頭他根本就得不到該有的訓練、或是設備。

苑韶: 那在這個整個系統裡面,我們每個人都被變成一個消費者,就是要去消費那個商品的一個..

倩儀: 事實上在討論新自由主義跟這些運動風潮裡頭,就是在講說,運動這件事情,還有明星球員、運動員,全部都被利用來讓這個消費的這個球、這個文化越滾越大,然後讓每個人都被捲進來,買買買買買買買,而且有一本Naomi Klein很有名的一本書叫做No Logo,裏頭就有講到這些明星運動員代言的一些問題,他那本書no logo沒有商標,所謂品牌代言這個東西,中文大概是這樣講品牌,就是讓你看到一個公司的Logo,然後你就覺得這個好有品味,或是它就是個大公司,然後你就信任它,你就會相信它,你就會去買它的東西,可是她舉的一些例子是,當大明星在代言這些品牌的時候,同一個時間,在遙遠的地球的什麼東南亞,或是哪裡,血汗工廠、血汗代工的一些可憐的童工或女工

苑韶: 或孟買的樓倒了,裡面的童工,或是婦女正好在車昂貴的衣服

倩儀: ! 這些東西都是沒有被談,也沒有被說,他光是在球場上面,運動員的衣服,就是運動員全部都變成活廣告嘛,衣服上面都是Logo,然後運動週邊都是logo,然後就看起來那個東西是個光鮮亮麗,很高級、很高尚的一個東西,可是同一個時間,在地球另外一邊,有一些人他們正在生產那個公司的不人道的、或是不環保的、或是不道德的東西,那個運動員不可能去查證,他也不可能負這麼大的責任,可是Naomi Klein講說,其實就是陷在這個文化當中,她也有提到另外一個問題,就是她講到企業審查的問題,企業審查的問題是,譬如說,我今天是一個明星運動員,然後今天一個什麼金控公司來贊助我,ok! 剛好我是一個很在乎,譬如說勞工權益,或是貧富不均的運動員,我今天用我的高知名度,我想要講說,現在這個社會太不公平,沒錯! 然後金融業吸走太多錢,這是不可能的事情,如果是我今天得到這個金融業直接贊助,Naomi Klein他舉過實際例子,是真的運動員把這樣的話講出來了,那等於是你就毀約了,因為譬如說,你的那個合約裡頭,可能會講說你不可以有傷害本公司的一些言論或什麼,可是我要講的是,這種審查有時候還不用等到企業來說,你拿我的錢你不能夠講傷害我的話,苑韶: 妳是說當事人自己就把開關就關掉了。

倩儀: 對啊! 他根本都不會往那個方向去想,這個就是新自由主義它被批評很重要一個點,運動那個東西本來不是應該放在一個私人場域,不是應該放在大富翁,他有這麼多控制權或是主導權,

苑韶: 它是一個運動家的精神,它是你應該看到速度、高度,追求人類體能極限,但是是一個追求真善美的事情,

倩儀: 它不應該是用錢堆出來的,他也不應該是有錢的人,他可以拿回來,或是打賞給你,這個錢是我給的,所以你要如何

苑韶: 妳看這個體系我們可能做什麼樣的扭轉嗎?

倩儀: 我真的不覺得,這個因為運動的這個瘋狂太大了,然後這件事情被商業化很久了,所以我不指望很快有什麼改變,可是就像之前你每次問我該怎麼辦的時候,我的回答就是,就大家開始感覺跟思考。

苑韶: 至少我們看到有這樣子的事情,它的事實是這樣子,如果有些時候我可以不用被捲進去的話

倩儀: 或者是不用把這樣的,我們現在這麼高度商業化的運動視為正常,或是視為是一件好事,光拿東京奧運這一次,有一篇苦勞網的文章就在講說,誰是贏家誰是輸家? 它講到的輸家就包括那些,要蓋這麼多的場館,開發商都很高興,然後那些被迫遷、被趕走了的什麼低收入戶,或是homeless街友那些,他們就是輸家啊,你看運動現在這麼高度被商業化之後,美國各大學都要蓋足球場,足球場、足球場,然後全世界到處都是要蓋什麼這種巨蛋,那種巨蛋,然後就很多的迫遷,跟環保,跟樹要砍掉,然後低收入戶或是homeless等等..全部都要鏟平,要為了要去蓋這些場館,然後這些,其實從場館一蓋下去之後,就已經有一批人賺死了,然後他們錢拿了之後,之後這個地方到底是蚊子館呢? 還是有繼續使用? 或是被迫遷的他們到哪裡? 這個都不是他們關心的事情,一蓋下去就有人發了,或是賺更多錢,他們就,錢都拿了,所以運動是一個很好的順風車,讓這些可以去滾出更多利益,去擴大貧富差距跟權力差距,像這些工商企業大老,等於我們又透過運動,又把他們墊得更高,然後,他們就可以有更多機會,他們就去總統府啊,就去立委啊,喬一喬政策啊,但是我們其他人,包括選手,尤其是一般的選手,就是還沒有成名的選手,他們受到的待遇,可能就更破了,因為那個差距就更大,最近看到一篇,他是講說歐洲盃足球賽上,全部到處,全部通通都是中國科技品牌的廣告,有什麼tiktok,什麼vevo為沃,還有支付寶,所以這些品牌的廣告,就是搭著運動員、搭著運動,於是周圍的牆面,那些看板,運動員的衣服,我從很早以前我就覺得運動員的衣服上面為什麼都是名牌? 那些Logo就很煩,我覺得雖然這是已經長期下來由來已久的問題,但是我覺得也許可以多一點人,一起幫忙想一下,思考一下說,這有這麼好嗎? 有這麼健康嗎? 連這個都被他們拿去,都被他們吃掉了。

苑韶: 你剛剛舉那個球場廣告的例子啊,我可以提供一個小故事,就是我記得是英國,小朋友他們對於那個啤酒的品牌,他們認識好多個啤酒的品牌,就是透過這個比賽賽場的廣告知道的,我覺得又有趣又諷刺,對! 好啦,今天妳那個體育上面還有什麼其他的要提醒我們

倩儀: 我只是想到這篇剛好也有講,他說有小孩子好像還不太…他講的就跟你講的差不多啊,他說那些品牌的廣告不要小看他,他光是那些Logo一直放在那邊,他說有些小孩子,都還不知道那個是什麼,他就已經會說那個品牌的名字。

苑韶: 沒錯!

倩儀: 所以這個效果是非常大的,等到她開始會向媽媽要東西,或有消費能力,那些廣告商或是企業不是笨蛋,他們花那個錢去做這些廣告,就是有效果,所以那個是一個長期的洗腦,然後你就會去買他的東西。

苑韶: 今天聽盧老師講這個,讓我想到就是我們未來的那個消費的行為啊,可能我會先想一下說,我這個消費是不是跟他背後要促銷的其他的東西有關? 是我真的需要或者是他要促銷的,不管是Logo或者是一個人

倩儀: ! 或是我們的國手運動員,真的有必要,因為這個體制的關係,然後導致他們就像他們的和廣告看板一樣,在幫他們做廣告,感覺不是很好。

苑韶: 那今天還想到跟我們分享什麼體育方面的?

倩儀: 我是體育白癡,我只是這件事情有感而發而已,我覺得國手他們大家都很辛苦,就是假如說企業都好好繳稅,我們的國家在每一塊,不管是社會福利,或是什麼托兒、育兒什麼等等..包括體育,都會做得比現在好太多了,因為現在所有的資源集中在企業手上,所以其他很多事情都做不好。

苑韶: 我了解了,我們其實要想辦法讓企業付更多的稅,

倩儀: 應該的,本來就應該,

苑韶: 太好了,加油,拜拜

倩儀: 拜拜!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2021/07/20 #38 氣候訴訟 台灣正在創造歷史 (Part I)

2021/0529 #35 疫情下思考 環境、人類和動物健康一體